《清明時節緬懷英烈》系列報道之一
92歲老兵紀念碑前緬懷戰友
我們的節日·清明
在位于太行山深處的信都區冀家村鄉冀家村,建有一座革命英烈紀念園。3月24日,記者驅車趕到這個群山懷抱中的紀念園時,冀家村的幾位村民正在擦拭紀念碑,清掃園區。
■邢臺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李平 郭紅玉 文/圖
兩座紀念碑靜臥群山之中
紀念園位于冀家村西北不遠、新老梁石線公路的交匯處,遠遠就能看到兩座青黑色的紀念碑靜靜矗立于此。
走進紀念園,正前方便是紀念碑,一座刻著“革命英烈永垂不朽”,一座刻著“革命軍人紀念碑”。碑背后分別刻有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與抗美援朝的冀家村英烈姓名和退役軍人的參軍信息。
園內還豎著一座功德碑,正面刻著冀家村榮退軍人郝修府帶頭捐款為該村革命烈士立碑的經過,背面記錄著該村其他捐款村民的姓名。
正在清掃紀念園的村民張好林說,他是一名退役軍人,能為紀念園打掃衛生,他感到很自豪。他說:“英烈們都是我們村的驕傲,正是他們的浴血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不能忘記他們?!?/p>
46名村民參戰,16人犧牲
記者采訪當日,曾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92歲老兵王光貞,在外甥的陪同下也來到了紀念園。他的名字也刻在了“革命軍人紀念碑”上。他說:“我們村當年一起去參軍的,如今沒剩幾個了。清明節到了,我來看看戰友和老伙計們?!?
“我參加了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在部隊是一名文書,曾三次立功?!崩先寺犃Σ惶?,他努力地向記者介紹自己在部隊的經歷。
該村黨支部書記郝寶東介紹,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抗美援朝戰爭中,冀家村共有46名熱血青年積極參軍。他們馳騁沙場,浴血奮戰,其中16位同志英勇犧牲,獻出了年輕生命。烈士們有的有幸“回到家鄉”,還有6位烈士的尸骨至今下落不明。
自發捐款守護英雄
“立碑一事是村民郝修府帶的頭,得到了很多村民的支持?!焙聦殩|介紹,退役軍人郝修府1926年生,1945年參軍,是一名衛生員,入伍信息都刻在了紀念碑上。立碑前,郝修府向村民們介紹,他曾看見老鄉犧牲在戰場上,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為了更好地紀念犧牲的戰友,傳承革命精神,他提出了“為革命烈士立碑、為榮退軍人立傳”的想法。
郝修府老人的想法,得到了冀家村黨支部、村委會的積極響應。郝修府一萬元,郝寶旺八千元,郝寶東一千元,周春志一千元……冀家村在家的、在外的村民都積極捐款,共捐了5萬余元的籌建資金。2019年,紀念碑建好。
郝寶東介紹,冀家村鄉是旅游勝地,紀念園不僅是鄉親們紀念自己村英雄的地方,也成了眾多游客以及周邊學校、企事業單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